当前位置: 门户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潘兆东

2019/05/05 14:52:28人浏览

潘兆东

一、基本信息

    潘兆东,博士,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计算机视觉鲁棒与容错控制等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纵横向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20余篇,教改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软著共7项。指导学生获全国结构信息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二等奖2项。欢迎对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团队,共同开启科研创新之旅。


二、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逻辑系统及神经网络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开发。

    鲁棒与容错控制:不确定性条件(如参数变化、外部干扰和作动器故障等)下的系统稳定性与性能优化设计。


三、教育经历

        2013.09-2017.07,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2010.09-2013.07,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

        2006.09-2010.07,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士。


四、工作经历

        2017.072022.12,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2023.01至今,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


五、科研/教研项目

        1.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半主动混合分散控制体系的智能控制与减震机理研究,2021.012023.12,结题,主持;

        2.东莞理工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专项基金项目,建筑结构分散控制的计算方法、多目标优化及智能控制研究,2018.012020.12,结题,主持;

        3.山口实业有限公司楼盖动力设备振动响应监测项目,2022.052022.09,结题,主持;

        4.东莞理工学院2018年校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和OBE理念的结构工程CAD课程改革,2019.012021.01,结题,主持;

        5.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信息化的工程测量微课堂教学改革研究,2021.012023.01,结题,主持;

        6.广东省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测量课程项目驱动教学的探索,2024.012026.12,在研,主持。


六、科研成果

        1. 论文

[1]. Pan Z D, Liu L K. Delayed non-fragile robust control of civil structure considering structural uncertainties, actuator faults, and control force time delays.Structures. 2024, 63: 106394.

[2]. Liu L K, Tan P, Pan Z D, et al, Energy analysis of damped substructure outrigger system [J].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2023,2023(1): 5524170.

[3]. Liu L K, Zheng Y Z, Pan Z D, et al. Energy dissipa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connected structure with a one-side damping layer[J]. Buildings, 2022, 12(9): 1438.

[4]. 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张尚荣.旋转惯容阻尼伸臂控制体系减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2):37-45.

[5]. 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具有耗能减震层的连体结构减震分析[J].工程力学,2021,38(S1):202-208+242.

[6]. 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张尚荣,李祥秀.消能伸臂体系简化算法及控制效果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20,33(06):1131-1140.

[7]. 潘兆东,刘良坤,谭平,.大型结构自适应学习率RBF神经网络滑模分散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2019(9):120-127.

[8]. 潘兆东,谭平,刘良坤,.基于自适应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建筑结构递阶分散控制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8,51(1):51-57.

[9]. 谭平,潘兆东,周福霖.复杂结构重叠分散控制理论研究与数值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8,39(01):69-77.

[10].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大型结构分散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工程力学, 2017, 34(1): 154-162.

[11]. 潘兆东, 谭平,周福霖. 不确定结构输出反馈H∞保性能鲁棒分散控制研究. 工程力学, 2018, 35(4)160-167.

[12].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 基于保性能自适应RBF神经网络的MR半主动非线性鲁棒分散控制. 工程力学,2018, 35(10)47-55.

[13]. 潘兆东,谭平,福霖.土木工程结构保性能PID协调分散控制研究.振动与冲击,2018,37(12):94-100.

[14].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建筑结构振动分散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振动与冲击2018,37(22):92-97.

[15]. Tan P, Pan Z D, Liu L K, Zhou F L. Semi-active robust decentralized control of nonlinear structures based on guaranteed performance direct adaptive algorithm. 4th Huixi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Young Researchers.2018.

[16].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大型结构小增益分散稳定化容错控制研究.工程力学,2017,34(6):128-136.

[17].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基于一种新混合群算法(MOHO-SA)的结构主动控制多目标优化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44(5):20-26.

[18].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土木工程结构模糊自适应滑模分散控制(FSMCDC)研究.振动与冲击,2017,36(20):107-112.

[19]. 潘兆东,谭平,周福霖.基于LMI的不确定结构自适应保性能PID鲁棒控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47(4):15-21.

[20]. Tan P, Pan Z D, Liu L K. Decentralized RBF neural network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2017 NZSEE Conference.

[21]. 王开心,谭平,潘兆东,.分散控制系统的多时滞补偿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40(3):106-112.

       2. 专利/软著

  (1潘兆东,杨钦,刘良坤等.结构控制系统多目标随机优化设计软件.2025SR0154467.

  (2潘兆东,沈博谦,刘良坤等.一种橡胶支座以及应用该橡胶支座的三维隔震装置.ZL202421568160.1.

  (3潘兆东,黄秋佳,刘良坤等.一种减振结构以及空调外机自适应变频减振支座.ZL202323467693.9.

  (4潘兆东,陈志康,刘良坤,庞书孟等.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减振装置.ZL202221054189.9

  (5潘兆东,庞书孟,刘良坤.一种同轴双向冲击加载实验装置.ZL202121639991.X.

  (6)刘良坤,潘兆东,邸博等. 一种适用于建筑密集区的三相邻结构减震控制体系. ZL202111345205.X.

  (7)刘良坤,胡其锋,潘兆东. 一种基于卯榫连接的颗粒阻尼轨道减振装置. ZL201911311011.0.


七、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

    邮编:523808

    邮箱:pzd01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