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门户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刘良坤

2024/04/11 15:07:45人浏览


刘良坤


一、基本信息

刘良坤,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莞市工程防灾与韧性修复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从事结构减振控制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多项基金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6项,软著2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二等奖2项,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2

二、研究方向

结构减振控制;视觉监测与灾害防护;微振分析与控制。

三、教育经历

2014.09-2018.07,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2011.09-2014.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

2007.09-2011.06,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士。

四、工作经历

2018.062023.12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特聘副教授;

2024.01至今,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五、科研/教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城市建筑群区域化建筑结构损伤性能评价模型研究,2020.01-2022.12结题,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子结构消能伸臂控制体系的抗震性态分析与减震机理研究,2020.01-2022.12,结题,主持;

3.东莞理工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专项基金项目,2019.01-2021.12结题,主持;

4.东莞山口实业有限公司谢岗厂区厂房楼盖监测与结构整体动力特性分析,2022.03-2022.07,结题,主持;

5.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基于新工科力学概念感知与实践的理论力学课程改革,2021.01-2023.011万,结题,主持;

6.东莞理工学院2023年年校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新工科工程思维导向与实践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改革,2024.01-2026.123万,在研,主持;

六、科研成果

1.代表性论文10篇(近五年)

[1]Liu L K, Ping T, Pan Z D, et al, Energy Analysis of Damped Substructure Outrigger System [J].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 ,2023, 2023.

[2]Tang X, Liu L K*, Zhang S R, et al. Vibration-control mechanism and damping performance of the eccentric connected structure-control system[J].Structures. Elsevier, 2023, 58: 105677.

[3]Liu L K, Li X X, Tan P, et al. Damp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damped outrigger system based on 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022, 22(13): 2250149.

[4]Liu L K, Zheng Y Z, Pan Z D, et al. Energy dissipa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connected structure with a one-side damping layer[J]. Buildings, 2022, 12(9): 1438.

[5]Liu L K, Tan P, Ma H T, et al. A novel energy dissipation outrigger system with rotational inertia damper[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8,21(12): 1865-1878.

[6]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张尚荣.旋转惯容阻尼伸臂控制体系减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2):37-45.

[7]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张尚荣,李祥秀.消能伸臂体系简化算法及控制效果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20,33(06):1131-1140.

[8]刘良坤,潘兆东,谭平.具有耗能减震层的连体结构减震分析[J].工程力学,2021,38(S1):202-208+242.

[9]刘良坤,谭平,潘兆东,张尚荣.新型连体结构控制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20,53(S2):204-210.

[10]刘良坤,潘兆东,谭平,闫维明,周福霖.非线性能量阱系统受基底简谐激励的参数优化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38(22):36-43.

2.代表性专利/软著5项(近五年)

1)刘良坤,胡其锋,潘兆东,艾心荧,罗振源,杨慧,元泽宏. 一种基于卯榫连接的颗粒阻尼轨道减振装置. ZL201911311011.0

2)刘良坤,潘兆东,邸博,秦任远,郑愚. 一种适用于建筑密集区的三相邻结构减震控制体系. ZL202111345205.X

3)刘良坤,唐响,胡业荣,潘兆东. 一种改良型消能伸臂控制体系.ZL202110366276.1

4)刘良坤,胡业荣,非凡,马宏伟,郑愚,邸博. 一种万向式抗拔叠层橡胶支座.ZL202011300923.0

5)刘良坤,陈家乐. 基于能量平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系统. 2022SR0950668

七、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

邮编:523808

邮箱:hktk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