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ison
当前位置: 门户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校级重点科研团队介绍

2019/12/02 16:02:03人浏览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与减灾创新研究团队”和“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创新研究团队”两个校级重点科研团队,均成立于2016年,研究领域属于东莞理工学院“绿色低碳”学科群中的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现分别简介如下:

重点科研团队简介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与减灾创新研究团队

负责人:马宏伟 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校级重点科研团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与减灾创新研究团队”属于“绿色低碳”学科群土木工程学科领域,依托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建设,成立于20169月,研究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4人,现有博士人数16人,拥有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结构疲劳加载系统、微机控制单空间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设备,总价值1000

团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关键工程结构的损伤检测与识别、施工安全状态大数据预测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细长型构件的超声导波探伤系统应用研究与转化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导波探伤技术、导波智能传感器、导波探伤系统开发与集成

2、大型建构筑物安全性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基于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损伤检测及安全监测

3、隧道盾构掘进大数据技术智能预测预警技术应用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基于数据挖掘的盾构掘进实时监测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实时预警技术

目前,该团队成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300申报相关专利14项。本团队发挥在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损伤机理研究、损伤检测与安全评估、工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方向的特长,在基于超声导波的管道及钢轨内部损伤探测方法、基于振动的大型建构筑物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将重点突破超声导波弱信号特征增强、系列化智能换能器设计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在复杂工程结构损伤检测及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等关键问题,为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

该团队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迫切需求,同“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创新研究团队”共同打造“绿色建材-创新结构-智能防灾-低碳建造”一体化的学科体系,以创新推动“绿色低碳”且韧性的城镇建造体系研究。

 

重点科研团队简介2——

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创新研究团队

负责人:郑愚 教授、东莞理工学院环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校级重点科研团队“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创新研究团队” 属于“绿色低碳”学科群土木工程学科领域,依托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建设,成立于201610月,研究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6人,现有博士人数16人,拥有拟动力加载系统万能试验机静态与动态数据采集仪、声发射与压电检测等设备,总价值1000

团队针对高性能低能耗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FRP 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工作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FRP筋混凝土时随性能研究、FRP-混凝土协同工作机理研究、FRP筋混凝土结构工作性能研究FRP筋增强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

2、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在预制构件应用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低能耗混凝土材料研发、新型水泥基材料研发、绿色混凝土材料研发与应用、高性能预制构件开发、新型连接方式开发等、BIM技术研究与应用

3、自感知自修复工程结构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向有:新型传感器开发与应用研究、自感知自修复智能建筑材料研究、基于智能感知材料的混凝土结构长期性态监测诊断技术研究基于智能传感材料的重大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感知体系及技术研究等。

目前,团队成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30项,企业委托项目超过20项,其中包括国家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项。团队成员近年来发表论文100,其中SCI论文超过40篇(SCI2区以上论文12篇);授权专利超过4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现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0项。团队现已建立省部级平台1项,市厅级平台2项。团队发挥理论研究、结构设计、损伤鉴定和软硬件开发技术方向的特长,在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及结构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将重点突破高性能建筑材料及其在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的技术难题,力争提高纤维复合材料、低碳排放混凝土材料、新型装配式连接方式以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应用推广程度,打造材料结构系统三位一体的高性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发与工程用平台,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与减灾创新研究团队”携手发展、相互促进,努力实现以创新推动“绿色且韧性”的城镇建造模式。

 

土木工程学科两个科研团队在学科领域环节中的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