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
1.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系,2016年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现有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建筑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为原一本招生专业。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年本科专业排行榜,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全国排名55位,广东省排名第三位。2016年,环境工程学科获批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工程管理专业通过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2017年,土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分别通过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立项。2018年,我院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成为东莞理工学院首批硕士生招生专业,开始招收2019级硕士研究生。
学院综合实验大楼夜景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35人,教授33人、副教授38人,其中有:
院 士:3人
杰出人才:13人
显著成果:荣获2019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荣获2016年度环保部环境保护科技二等奖。
【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6个省级工程中心:
广东省废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化工材料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新型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结构损伤超声/微振监测与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化工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高性能低能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市级公共平台: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现代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光催化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同时还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学生工作特色】
学院将学风建设作为主抓工作,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重视专业实践,承办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建筑模型大赛、纸桥称重比赛等各类促进学生强化专业素养的学术科技活动。
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学院连续五年考研的上线率和录取率位列全校前列,多名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985、211高校录取。
学院的学生运动代表队已经在校运会夺得九连冠,有学生自编自导的元旦年度盛会连续四年举办。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班级造型摆拍 学院校运会九连冠大合照
2.专业建设介绍
【环境工程(本科,学制4年)】
专业定位:环境工程专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定位,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环境工程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能够在环保、化工等企业进行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监测等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在政府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规划部门、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监测与评价、规划与管理、教育和研究等领域,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土木工程(本科,学制4年)】
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每届招收本科生4个班级约200人。专业立足东莞,面向广东,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及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较高道德品质、身心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由学科骨干为带头人的低能耗高性能建筑材料开发、高性能新型预制构件开发及设计方法、具有价格优势准确可靠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2017年获批广东省重点专业,是东莞理工学院原9个一本招生专业之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26人,其中博士教师比例超过80%,教授、副教授12人,具有施工/设计背景的双师型教师8人;已建成省内领先的软硬件教学、科研平台:“广东省结构损伤超声/微振监测与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莞市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东莞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制4年)】
工程管理专业立足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正逐步形成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BIM技术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用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培养高质量优秀管理人才,扎实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社会责任和有创新能力的与工程建设相关复合型、应用型、开拓型的高素质人才。
【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
建筑学是一个横跨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其最大的特征是实践型,其研究对象是探究建筑设计规律。本专业遵循建筑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紧抓广东省和东莞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本专业实际和发展潜力,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东莞市唯一一所具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在本市亦是一枝独秀。在五年的发展建设中,建筑学专业的建设发展向着“更具地方特色、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方向不懈努力,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于“突出实践技能、接轨工程应用”,确立了以建筑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东莞建设,走适应地方发展的建设领域人才需求的特色专业之路。
3.人才培养特色
近年来,环建学院始终秉持着培养、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职责,打破拘囿、开拓创新,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创新育人,积极打通、优化、完善高校与政、企、协多方的沟通合作渠道,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 “五位一体、多向优化”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总结如下:
“五位一体”具体内涵包括:
一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软硬件设施条件。从师资、软硬件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政、校、企、协多方共同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机制;依托慕课、微课、特色网站、公众号等媒介载体推动混合式教学建设和资源信息化。
二是创新工程实践全过程实训体系。在专业教学和课内实践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引导,构建工程全过程实操实训体系,组建多个专业兴趣小组,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应用技能竞赛,营造浓厚的第二课堂氛围。
三是完善产学研基地常态化实习模式。建立并夯实与政府职能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不同单位、部门联系的桥梁,优化沟通模式,积极拓展产学研实践基地,培育常态化实习基地,横向扩展合作模式,纵向挖潜合作效率,确保工程现场实习成效显著。
四是依托实际工程及科研项目实战育人。在课堂内外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大中型企业的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指导引领学生应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实际参与到工程及科研项目中,完成环境治理、BIM、造价、设计、实验等实际工作任务,在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五是“最后一里”优才计划无缝接轨。切实把握政府职能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对工程建设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中建、中量等知名企业新进员工培训方案及模式,引进企业讲师,开展校企联合教育的优才定制模式,助力毕业生与行业需求无缝接轨,就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我院学生参与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 学院面向专业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4.毕业生就业深造情况
经调查分析,近三年环建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如下:
综合各专业情况来看,各专业的就业率都能达到90%以上,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尤其进入2018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个与学校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有较大关系,学校名誉提升,也促进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提升以及薪酬提升。学院的考研氛围比较浓郁,近三年的考研录取人数逐年攀升,录取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2018年环建学院2014及环境工程2班一个班就有11名同学考上研究生,成为全校名副其实的学霸班级。2019年我院共有53名同学考研被各高校录取,其中应届毕业生39名,往届毕业生14名,应届毕业生录取率达到37%,考研高报考率和高录取率,有力的为在校学生树立了考研深造的目标。
毕业生就业单位(部分)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京瓷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 广东东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毕业生深造院校(部分)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 中山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
|
厦门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湘潭大学
| 华侨大学
|
深圳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5.优秀校友代表
钟远良
中共党员,07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深圳市泰达惠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总经理。2011年创业,创立深圳市泰达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开拓中国区的认证和验厂咨询的市场。公司成立以来,发展迅猛,目前泰达惠旗下拥有6家分公司,市场遍布全中国、东南亚及南亚地区。
卫 坤
中共党员,2008级环境工程专业校友,在校期间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化环学院十佳毕业生”等荣誉。2018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成为一名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近年来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3篇。
6.优秀学生代表
刘亮亮
2015级环境工程1班学生,中共党员,大学期间曾担任班长、心理委员、莞逸社区支委、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员服务站学生干部。曾获校三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2017年广东省“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等。于CA《广东化工》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已见刊;于SCI《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一篇论文(第七作者);于CSSCI《统计与决策》投稿一篇论文(第一作者);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第一发明人)。
学子话莞工:莞工,这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是追梦圆梦的殿堂!
张建文
中共预备党员,2016级土木工程4班学生,曾任学院辩论队队员,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宣传部干事以及职业规划学生讲师团讲师。在思想上一直努力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学习上努力刻苦,连续两年获得专业第一的成绩,两年综合绩点3.75/5.0,获得2017年光大企业奖学金,2017年优秀大学生称号,2018年国家奖学金,2018年岭南园林奖学金,2018年优秀大学生标兵称号;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三等奖,全校新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等十几个校级奖项。
学子话莞工:在莞工,每一个奋斗都足以令自己感动!
莞工环建学院招生网站二维码 莞工环建青年汇公众号二维码